台烤系列 调理系列
游千年归善品惠阳美食!这场惠阳美食嘉年华你打卡了吗?

时间: 2024-03-02 14:11:14 |   作者: 台烤系列

  人山人海,热闹非凡。9月22日—24日,连嗨三天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艺术展演在惠阳体育文化公园隆重举行,让大家零距离感受了一场吉他文化艺术盛宴。与此同时,2023年惠阳区千年归善·寻味惠阳美食嘉年华也同步启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寻味惠阳!

  在这场连续三天的美食盛宴里,30多家惠阳知名美食企业商家集中亮相,一众惠阳老字号、惠阳手信、惠阳非遗美食大放异彩。大家一边聆听惠阳吉他演奏的动听音乐,一边品尝充满惠阳本土特色的客家美食,沉浸式体验了一场精彩的惠阳文旅体融合盛会!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惠阳,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重要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众多游人前来感受客侨、古邑、红色、非遗等文化魅力,品尝地道惠阳特色美食则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惠阳美食在一代又一代惠阳人的创新和改良中,既保留了大量的岭南风味,也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具有讲究火候、醇厚香浓、朴素实在、注重养生的特点,心灵手巧的惠阳客家人,在美食文化中赓续着乡愁味道。

  颇具地域特色的美食制作手工技艺,将“粗茶淡饭”烹调成“美味佳肴”,化作惠阳舌尖上的民俗风情。它们既是民间美食的传统技艺,亦是流传百世的传奇。这些“非遗”美食里的惠阳味道,承载着惠阳人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每逢佳节与家人团聚的时候,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那就是“客家酿豆腐”。“客家酿豆腐”是东江传统风味名菜,也是客家饮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道传统菜品。

  “客家酿豆腐”中的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之意。客家酿豆腐味道鲜美,在的豆腐中酿入肉馅(鱼肉、虾米等),增加了口感,更有嚼头。“客家酿豆腐烹饪技艺”每一道工序要求都相当严格,包括选料、泡豆子、磨豆浆、煮豆浆……等,只有用心制作才能真正做出一道色香味美,且口感鲜嫩的“客家酿豆腐”。

  2015年11月,客家酿豆腐烹饪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黄金酥丸”既是东江传统风味名菜之一,也是客家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客家黄金酥丸制作技艺历史悠远长久。黄金酥丸作为一道客家传统美食,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据了解,在旧社会,每家每户都有畜养家禽,逢年过节就宰杀家禽加菜,由于当时没有冷藏设备,宰杀后的家禽保存的时间不长。后来,人们就想到用油炸的方法保存肉食品,这样不但能保留肉质的鲜味,而且炸过的肉丸香脆可口,黄金酥丸制作技艺由此诞生。

  2015年11月,黄金酥丸制作流程与工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惠阳区秋长官山村土地资源丰富,山清水秀,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是八月豆(花生)的主要产地。八月豆种植在官山村有着百年的历史。“秋长八月豆制作技艺”除特殊的炒制技术外,从耕种到收获都很有讲究,每个环节都要把握好。八月豆的炒制须经过挑灰、泡水、腌制、暴晒、炒制等多个工序,要靠看、听、闻等经验来把握,其制作的步骤精细,是颇具特色的传统加工技艺。

  2013年4月,秋长八月豆制作技艺被列入惠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在惠阳,绝大多数是客家人,大街小巷也有不少客家菜馆,但说道最正宗最地道最接地气的饮食,不得已提“客家九大碗”。“客家九大碗”反映了惠阳客家祖先渴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社会理想。“客家九大碗”又称“客家九斗碗”,是客家菜中的上等美味佳肴,也是客家菜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九种菜品。“九”在客家人心中是个美好的数字,寓意“长长久久,九子登科,九九长寿”等。

  客家九大碗,以农家现成的猪、鸡、鸭、鱼、时令蔬菜等为主,用又大又深的碗盛菜宴请客人。九道菜不仅美味,连菜名也取得非常有意境,比如“圆圆满满”黄金酥丸、“甜甜蜜蜜”咕噜肉、“吉祥如意”白切鸡……

  2015年2月,客家九大碗烹饪技艺被列入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无鸡不成宴”,广东人不仅爱吃鸡,还特别会吃鸡。平平无奇一只鸡,落到广东人的手里都能变出百种花样来,作为客家美食名片之一的盐焗鸡,味道也是一级棒!

  客家盐焗鸡之所以独具特色,与它严格的烹饪技艺是分不开的,制作爽滑鲜嫩的客家盐焗鸡要经过四道传统的制作工序,每一道工序要求都相当严格,只有准确掌握好这些制作流程与工艺,才能真正做出香而不腻、爽滑鲜嫩、老少皆宜的客家盐焗鸡。2015年2月,盐焗鸡烹饪技艺被列入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客家娘酒源远流长,慢慢的变成了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喝娘酒是客家人的普遍习俗,到了喜庆节日,客家人更是喜欢拿娘酒来款宴宾朋。客家女性长大后,家里的母亲或者祖母就会传授她们酿酒的技艺。酿出的酒的质量,如酒色、酒香、酒味都是评判一个客家女性酿酒技艺是否过关的标准,这就是客家娘酒得名的由来。

  2015年2月,客家娘酒酿制技艺被列入惠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客家人用盐腌制食物的历史悠远长久,从酱腌菜到肉制品的腌制,都是客家人与自然条件抗争下产生的美味。从食材和制作流程与工艺来看,客家咸鸡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民众喜爱。

  客家咸鸡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人曾世英,在吸收前几代师傅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探索,用熟腌法和特殊的陶罐过滤技术,让传统名菜焕发了新的生机。客家咸鸡是惠州客家十大美食品牌的代表性传统美食,赋予民间传统文化的招牌,在当地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2022年1月,客家咸鸡制作技艺入选惠阳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一代代惠阳良井人心里,对于传承近百年的连和饼家的印象,早已不单单是一块饱腹的糕点,而是传统佳节不可或缺的味道,一种沉淀在时光深处的味蕾记忆。

  这家创始于1928年的惠阳老字号,从始至终坚持手工制作传统糕点,颇受邻里街坊喜爱。“连”即是一脉相连,通过上一代与下一代的连接,将美德、福气传承下去:“和”即是家庭和睦,象征着家人之间和睦、幸福生活。这就是“连和饼家”名字的由来与雏形。从选料、备料、熬制、制作到技艺传承,都反映了客家人对传统糕点制作流程与工艺的严谨态度和敬畏之心。

  2022年1月,连和饼家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入选惠阳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客家喜粄制作技艺,是以糯米、粘米为原料,加以黄糖、白糖调味,蒸制成绵软细腻、香甜可口的客家传统糕点的技艺。客家先民历史上迁徙频繁,以加工再制品作为饮食主流,食粄文化也广为流传。传统喜粄有黄色、白色及红色。制作工序包括选材、浸泡、磨粉、融糖、搅拌、发酵、捏团、蒸制、盖印等,用料天然讲究,工序复杂细致,所有的环节手法技巧无定则、讲求经验性。

  所制成的喜粄口感软糯绵密,风味香甜可口,是深受客家人喜爱的家乡风味。除了供应本地,更远销香港、澳门,乃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客家同胞聚集地。

  2022年12月,客家喜粄制作技艺被列入惠州市惠阳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客家大笼粄是从中原迁徙来的客家先民为适应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独特的小吃之一,也是客家民俗祭祀活动的必需品。“大笼粄”的得名源于当地民众用大笼蒸煮之意。当地客家人逢年过节、新婚喜庆、添丁升学、乔迁入伙、宴席贺寿等场合都少不了大笼粄。春节临近,客家人都会提前准备大笼粄,才能体现出春节的年味。

  在惠阳当地,每年群众上灯、嫁礼、新居入伙都要用到大笼粄,所以大笼粄不仅是当地的节气的代表食品,也是代表了一种传统而朴实的生活习俗。在广东惠州惠阳,“上灯”是客家民俗之一,惠州很多地区都保留着这一习俗,每年“上灯”,大笼粄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性祭品”。

  2022年12月,惠阳客家大笼粄制作技艺被列入惠州市惠阳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非遗”美食客家茶果以糯米制作而成,配茶吃最适合故名“茶果”,有艾粄、萝卜粄、钵仔糕等10多品种,是陪伴多少代惠阳人成长的地道美食。

  千年归善,风味惠阳。充满烟火气的惠阳美食,传承的是一段文化缩影,一缕记忆味道,一抹家乡情怀,一种血脉赓续。这个国庆假期,一起踏上舌尖上的惠阳之旅吧!